wbg logo

传媒扫描

8月24日武汉科技报:刘艳玲:当好珍稀濒危植物“保护伞”

  “往上找找看,看到没有,这就是巴东木莲的果实!”在一株近7米高的树木前,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刘艳玲站住了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保育10株珍稀濒危植物巴东木莲,最长树龄达36年,其中5株已开花,但一直未观察到果实。今年通过人工辅助授粉,刘艳玲让巴东木莲迁地保育植株在该园首次结实,“目前,巴东木莲果实发育正常、饱满健康,可在今年十月收获成熟的种子。”8月17日,本报记者就珍稀濒危植物如何保育等问题采访了刘艳玲。 

  与花草树木打交道近26 

  44岁的刘艳玲与花草树木打交道近26年了,一开始,她主要负责水生植物保育、遗传评价及分子辅助育种研究,建成了东亚地区保育水生植物活体材料最为齐全的种质基因库;从2016年开始,她把目光锁定在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工作上,巴东木莲就是刘艳玲近年来重点关注的对象。 

  巴东木莲是一种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,其模式标本采自木莲属植物地理分布最北缘的湖北巴东县。“巴东木莲种子苗基本要长到10年生成年树才能开花,野外生长的巴东木莲株高可达四、五层楼高。”刘艳玲介绍,巴东木莲开花不结果的现象与其开花特性密切相关,如傍晚开放,有效传粉昆虫少;雌蕊先熟,不能自交结实;花朵具有二次开合现象,首次开放、授粉时间短等。 

  巴东木莲花朵首次开放在傍晚,雌蕊成熟;闭合后至第二天下午四点左右再次开放,花药成熟。“抖落在巴东木莲首次开放花朵的雌蕊上的花粉,取自于另一株巴东木莲上第二天再次开放的花朵。”刘艳玲回忆,为了使巴东木莲结实,每天下午就蹲守在5株开花的巴东木莲前,借助伸缩架梯,采集花粉并持续了近五天才完成1株树木的授粉工作。 

  “目前,全国野生巴东木莲分布数量仅有500余株。”刘艳玲是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的资助下,以专项形式开展了巴东木莲内在濒危机制研究及综合保护实践(2018~2020),先后开展了野外居群和迁地保育植株的人工辅助授粉实验,为该物种的野外回归提供了技术与种源支撑。 

  保护濒危植物有“诀窍” 

  目前,武汉植物园共保育珍稀濒危植物300多种。濒危植物往往有一个特点,就是对环境要求高,繁殖率低等。“根据其特点,结合气候相似论和生态适应性的原则,采取群落保育的方法,收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。”刘艳玲介绍,通过摸清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群落结构特征,在园内模拟建造群落结构基本相同的小环境进行迁地保护,“如天师栗,连香树,马褂木等珍稀植物,在野外同时出现在一个群落中的频率较高,故而,我们将它们栽植在一起,再搭配其他植物,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。” 

  “很多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习性都不一样。”刘艳玲解释,同为山茶科的金花茶和长瓣短柱茶,都是珍稀濒危植物,“金花茶,生长在南亚热带,在武汉地区只能靠温室辅助越冬;而长瓣短柱茶,为华中本土植物,分布在亚热带,在武汉地区可自然生长。” 

  “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工作需要制定收集、保育、繁殖、评价、野外回归等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,严格按照要求,作好每一步,才能逐步实现珍稀植物从濒危至脱危的目标。”对此,刘艳玲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,紧跟科学前沿,掌握迁地保育的最新方法与技术。同时,分析野外生境特征,结合遗传学、生态学、群落学等原理,研究濒危原因,科学制定珍稀植物的保育策略。 

  本报记者 陈映琦 

  通讯员 陈长丽(原载于《武汉科技报》2020-8-20 

  http://kj.kexing100.com/html/2020-08/24/content_1148_12264915.htm 

科普开放部